当教育打破围墙,如何让AI激发学生创新思维
与互动,现场玩转AI……这个周末,不少沪上家长带着孩子参与2025第22届上海教育博览会,感受AI带来的全新体验。当教育打破围墙、产业拥抱课堂,AI不再是冰冷的工具,而是连接“人的成长”与“时代需求”的神经网络。如何让学习突破时空边界,不过度依赖技术,激发青少年创新思维?【点燃创新的火种】在闵行区七宝镇明强小学展台前,一款基于语音交互的智能健康饮品机吸引了小观众的目光。
智能健康饮品机。 作者拍摄
“小茗同学!”“我在。”“我上火了!”“我推荐您喝竹蔗雪梨茶,降降火。”……面对小观众的提问,智能健康饮品机自动匹配健康饮品配方,通过人机互动,设备实现语音应答、语音点单,针对上火的健康饮品——竹蔗雪梨茶,就自动出饮了。这款由学生刘梓菡带来的创新作品,采用国产语音芯片和图形化编程技术,通过语音需求从而推荐不同的饮品,比如:根据不同季节和人群,可以提供玫瑰薏米茶、白开水等相应的健康饮品,并自动出饮,操作方便。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闵行蔷薇小学展台前,同学们热衷体验好玩的AI中医问诊魔镜,以AI科技之眼,破译体质密码,洞悉舌象面色,揭示身体内在的微妙平衡与和谐,体验中医望闻问切的深邃智慧。
学生体验AI中医问诊魔镜。 作者拍摄
不是由AI直接给出答案,如何通过AI搭建“脚手架”,激发学生创新思维?在普陀区洵阳路小学展台前,孩子们第一次体验AI音乐创编。面对大屏幕,学生选择一首古诗,通过绘制一根表示音高的线条,AI作曲系统就能自动匹配诗词情绪等元素,生成旋律并匹配伴奏,感受古诗吟唱的韵味。
学生体验AI音乐创编。 作者拍摄
据介绍,“半结构化”的AI介入,实质是构建认知发展的数字脚手架,技术既提供基础创作元素降低门槛,又通过开放性设计保留思维拓展空间。去年,普陀区洵阳路小学成为上海市人工智能教育实验校,以课程创新、教师发展、空间建设、课题研究全面推进AI+教育创新,探索课堂教学新样态,形成六类AI教学应用场景,以技术赋能开展“儿童发展评估”和大量课堂观察,为每一位学生建立“成长画像”。同时,探索打造“AI教研智能体”,建立涵盖全学科全年段的教学语料库,实现教学资源精准推送。【打造未来学习场景】与机器人互动,与机器人下棋……卢湾高级中学将前沿科技搬上了展台。从“元宇宙设计制作”到“校园能耗优化”,学校社团积极打造未来的学习场景——“社区化学习”模式。该校科技总辅导员张晓骏说,学校构建了以“创造性学习+创业式实践”为特征的“数智学谷”学习生态,通过“大社区+小部落”的模式组织学生开展学习,开设了“AI未来社区”“科学与实践社区”“乐活社区”和“新视界社区”四大主题社区和30个学生学习部落,体现“数智学谷”的理念,即“学习即创造,创造即学习”。
把机器人搬上学校展台。 学校提供
卢湾高级中学特级校长何莉说,当AI遇见教育,改变的不仅是技术手段,更是育人模式的深层变革。学校正以数智化场域重塑学习空间,以开放生态激活成长潜能,让学生从容应对未来。在长宁教育展台前,智能运动成了孩子们最爱体验的项目。不少孩子跟着音乐节拍互动,玩得很嗨。智趣新体育,让学生畅享运动乐趣。
学生跟着节拍互动。 作者拍摄
据介绍,长宁教育以整区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开辟教育发展的新赛道,促进师生自由而全面的发展。在数字赋能、数字筑基上,以AI添翼,构建一个数据协同、技术协同、应用协同,多元主体共创价值特点的智慧教育生态圈,让“活力教育”焕新生长。【以技术为翼激发创新】当越来越多孩子直面AI,如何防范学生因过度依赖生成式人工智能而弱化独立思考能力?在何莉看来,教育创新的真谛不在于追逐技术本身,而在于以技术为翼,让每个生命都能飞向属于自己的星辰大海。
这届上海教博会主题是“‘育’见AI,智启未来”。
最新发布的《中小学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指南(2025年版)》和《中小学生成式人工智能使用指南(2025年版)》中强调,要“分学段差异化应用”,强调避免学生的过度技术依赖。比如:在小学阶段注重兴趣培养与基础认知,初中阶段强化技术原理与基础应用,高中阶段注重系统思维与创新实践。此外,还明确禁止学生直接复制人工智能生成内容作为作业或考试答案,并限制在创造性任务中滥用人工智能,从源头上杜绝“代劳式”使用行为。值得一提的是,为防止过度技术依赖,还需**和家长共同努力。比如,强化教师的引导职责,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积极开展批判性思维训练,培养学生对技术输出内容的质疑精神与甄别能力。此外,小学阶段学生在教师、家长帮助下适切使用开放式内容生成功能,防止不合理使用影响学生知识建构与思维发展,避免低龄学生因认知不足导致技术滥用或过度依赖。
学生现场体验。
“AI不应是冰冷的工具,而是‘点燃火焰’的催化剂。在全力推进教育应用人工智能创新发展中,始终守护教育温度,培育创新思维,实现人的全面发展。”上海市信息服务业行业协会副会长谢海光说。
原标题:当教育打破围墙,如何让AI激发学生创新思维|教育新观察